第一章 绪 论
目 的 要 的
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3、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主 要 内 容
1、《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2、《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4、学习《中医诊断学》的要求和方法。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祖国医学有关诊断学的资料,可见于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各家著述中。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在诊断学的方法上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加以全面综合考虑。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创“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症状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所著,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和内伤杂病诊断的客观指标。与此同时,《中藏经》记载了华佗诊病的学术经验。
《脉经》为西晋?王叔和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不仅深入地阐明了脉理,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并把相似脉象进行了比较。后世论脉者,都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对世界医学也产生广泛地影响。
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
《诸病源候论》为隋?巢元方等撰,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所著。对诊断原理与诊断方法已有了深入的认识。诊候上注重掌握病源与病机的演变,其诊法后人多推崇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的发展,与日俱增。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于内因、外因、不内外内,三因辩证。是病因辩证比较完备的著作。
金元之世,出现了一些中医诊断学方面的专论专著。滑寿的《诊家抠要》专载诊法,并对三岁以内小儿诊察指纹,又有新的进展。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
金元时期,以四大医家著称的刘河间、李东恒、朱丹溪及张从正,在病机、辨脉强调四诊合参,望诊从外知内及症状鉴别等方面各有不同发挥,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更有新的进展。明?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清?周学霆的《三指禅》不仅专门侈谈脉学理论,还拥以临证经验相互映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最切合临床实用。其舌诊专著中,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图文并茂,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部是论述四诊,简明扼要。明、清医家袭承前人经验,诊病辨证更为深入。《景岳全书?传忠录》以阴阳为二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喻嘉言《寓意草》提倡先议病,后用药。喻氏的议病格式,是当时中医学较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明、清时期,对于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辩证,研究甚为深入。清?柯琴所撰《伤寒来苏集》以证为主,将《伤寒论》原文归纳类聚于以阐注。王安道的《医经溯洄集》对伤寒、温病作了原则上的区分。湿病的辨证,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吴鞠通在此基础上于《温病条辨》中又创三焦辨证法则。
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特别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在四诊客观化,辨证学原理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学科。它是从基本理论课到临床学科的桥梁,是学习临床各科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包括四诊的理论和技能、辨证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病案书写的一般知识。
以四诊为手段,收集反映疾病客观实际的临床资料,进而运用八纲、脏腑辨证等原则进行分析、归纳、判断;从而抓住疾病的本质和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些都是中医诊断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
1、审察内外:从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相应这些观点出发,在认识疾病的时候,便不能只见到员部或只注意个体。这种观点,在诊断学中成为“审察内外”的原则。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
人体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通连内外。身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机体的某一个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显现于外;精神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内腑功能失调;内脏有病也可导致精神活动出现异常。由此可见,人体每一病症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因此既要诊察局部,更要诊察整体。
同时,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当外界环境起急剧变化或人体机能对外界不能适应经络脏腑功能就会失调而发生疾病。要正确诊断疾病就必须审察患者所处的外界环境。
总之,诊察疾病时,要把疾病看成是病人整体的反映,既观其外,又察其内; 同时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审察。内外结合,综合考虑,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2、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因”字的涵义是广泛的,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以外,还包括了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而为辨证论治作为主要依据的因素在内。比如气郁、瘀血、痰饮、虫积之类,在辨证方面,也常规为导致当前证候的主要原因,而作为治疗的重要依据。
辨证求因,是根据病人临床表现的具体证候,加以分析、综合,确定病因、病位、病程发展、病理等,从而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作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只有辨证求因,在治疗上方可以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通过“辨证”来了解病情,求得“病因”也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3、四诊合参,四诊,就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它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
四诊在临床上的密切配合运用,称四诊合参。它是中医的学术特点整体现念在诊断学方面的体现。临床上绝不可偏重,不可单凭一、二种诊察方法所获得的片面材料作诊断的依据,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由此可见,症状是辨证的基础,四诊合参是正确地进行辨证施治的前提和条件。
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及病案书写。
四诊:望、闻、问、切,是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诊所获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辨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的病位与病势的深浅;虚实是辨别邪正的盛衰;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辨证: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方法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而且都是以八纲为总纲领的。
病案:病案是临床的写实、科研的重要资料。
四、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要学习好中医诊断学,必须以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熟练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历代名医的某些诊断学原著,并且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书写病历时,要实事求是,更要注意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的锻炼和修养。
复 习 思 考 题
1、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述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
3、在中医诊断学发展情夫中有那些主要代表著作?
第二章 四 诊
目 的 要 的
1、了解四诊的概念及“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
2、掌握四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主 要 内 容
1、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临床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2、望诊内容可概括为观察人体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
3、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面。听声音主要是根据生理性声音的异常改变和病理性声音等的音质、音量特点测知病情。
嗅气味包括病体孔窍和分汾物、排泄物所散发出的气味。
4、问诊包括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一切内容。
5、切诊包括脉诊与按诊两部分,如脉搏形态、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按压肌肤、手足、胸腹、俞穴的意义。
6、通过四诊所得到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本章重点。
第一节、望 诊
目 的 要 的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望形体、姿态、头面、五官、颈、皮肤等的基本内容。
4、掌握舌质变化、舌苔形成的基本理论;正常舌象和异常舌象的识别;常见异常舌象的临床意义。
5、熟悉望排泄物和望分泌物,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基本内容。
主 要 内 容
1、望诊的概念,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及分汾物、排泄物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疾病的一种诊察方法。
2、望诊包括望神、色、形、态四个方面,分总体和分部望诊两部分。
神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意义。
常色、病色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肢体的形态、头项、五官九窍、皮肤、脉络、各种分泌物、排泄物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舌诊方法,舌的生理、病理改变及意义。
3、望诊的注意事项:要在温暖适宜的环境,间接日光下进行。医生要有细微而敏捷的观察力,按整体到局部顺序望诊。
一、望 神
(一)望神的内容:
1、面色、表情变化。
2、意识状态,清楚、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3、形体动作:反应是否灵敏准确,行动是否健稳协调。
4、呼吸状态。
5、眼神。
(二)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得神(有神):
[临床表现]两目精彩,鉴识精明,神清色荣,体态自如,反应灵敏,动作灵活,呼吸平稳,语言清晰,肌肉不削。
[临床意义]表示精气充盛,脏腑未衰,正气未伤,病情轻浅,预后良好。
2、失神(无神):
[临床表现]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呼吸异常,形体瘦削,甚至出现不同的意识障碍,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目合口开,遗尿等。
轻度失神又称少神,表现精神不振,嗜卧懒言,身疲乏力,动作迟缓。
[临床意义]精神衰竭,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3、假神:
[临床表现]久病重病原已失神,突然转为“有神”,面目光彩,言语清亮不休,精神旺盛,思见亲人,两额泛红如妆,食欲旺盛。
[临床意义]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浮越,病情危笃。
4、神志异常:
[临床表现] 包括烦躁不安,神昏谵语以及癫、狂、痫等不同异常表现。
烦躁:胸中热郁不宁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燥。
癫病:精神痴呆,表情淡漠,抑郁寡言,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狂病:狂躁不宁,妄自尊大,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痈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一如常人。
[临床意义]神昏谵妄,多为实热内扰心神。
烦躁,可见于邪热客于心肺,或阴虚火旺,内扰心肾。
癫病,因痰气凝结,阻蔽心神所致。
狂病,多由气郁化火,痰火扰心。
痫病,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
二、望 色
以面部色诊为主
(一)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1、《灵抠?五色篇》分法:
面部分部名称:
鼻——明堂;眉间——阙
额——庭(颜);
颊侧——藩;耳门——蔽(见图1)。
面部分属脏腑名称:
庭——面首;阙上——咽喉;阙中(印堂)
——肺;阙下(下极,山根)——心;
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
——胆;肝下(准头)——脾;
方上(脾两旁)——胃;中央(颧下)——
大肠;挟大肠——肾;明堂(鼻端)以上——
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