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礼仪就在你身边
各位好,非常高兴地来和各位探讨一下有关交往礼仪和交往艺术的一些具体问题。
“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但是你只是口头说说尊重没用。心里想什么?这就要求你善于表达,它需要一定的表达形式。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懂得待人接物之道。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
“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下面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来讲课,主持人就介绍说“请金老师上场”,那么因为这儿是一个礼仪讲堂,那金教授我就是老师,我给台下的观众讲课。当然我们应该说说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倘若你是外人,到人民大学也好,到北京大学也好,如果你不是我的学生,你也不是我的同事,游戏规则一般不叫我金老师,要叫我金教授。为什么?人际交往中你要尊重交往对象,就要使用尊称。而且尊称的一般技巧是就高不就低。谁叫我金老师呢?主持人可以叫我金老师,我听说在座的有中学生、大学生,你们也可以叫我金老师,因为我就是老师嘛。但是如果在外面,如果是对外交往的话,跨行业、跨地区,不叫我金老师,要叫我金教授。当然我也见过不在行的人:
一天,一个同志问我,他说:“我也想叫你教授,但是我不知道你评上没有。”我笑了,我告诉对方:“你不太懂得游戏规则,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对别人尊重,你要知道熟人好办事,一回生,二回熟,你要不熟的话,你跟别人打交道,假如有时候你没用这个尊称,就是失敬于对方。”
我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逢年过节,家里会来客人,过春节的时候,过元旦的时候,有时候客人彼此之间是不认识的,所以你要做主人,你要有个基本的礼貌,你要为客人之间相互做介绍。现代礼仪的游戏规则,谁是介绍人呢?女主人。我到你家串门去,我碰到老王、老李,我不认识他。比如我是你的朋友,你是男士,丈夫,那么你老婆的朋友也来了,我们彼此之间不认识,谁是介绍人?女主人。要介绍一下人民大学金教授,化工学院王老师,彼此做个介绍,你要不介绍有时候就会失仪。
有一天,我到一个地方去了,就说起孩子来了,关心下一代,家长之天性。有个女同志跟我年龄差不多,四五十岁,她说:“我的孩子要报考大学了,不知道报什么专业好?”
旁边有一个同志知道我在学校工作,就把话题往我这儿引,问她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女孩。”
这个同志就说:“女孩还是报师范好,现在当大学老师,又体面又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将来还可以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有寒暑假,这对女人比较好。”
那个女同志就讲:“我们家孩子才不想当老师呢,当教授有什么意思,‘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还说了一些其他比较难听的话。
过了一会儿他就问我:“你在什么地方高就?”
我说:“我就是那越教越瘦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家的女主人忘了介绍了,其实她要先给我们说说话,张三和李四,那就不至于失礼了,因此,礼和仪有时候都不能缺。
实际上,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你就既要有礼,礼就是尊重;又要有仪,仪就是表达。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尊重为本,又要掌握表达方式。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比如我给各位出个小问题,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倘若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打电话时谁先挂?我们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别人通电话,你也别管是座机还是手机,请问打电话时谁先挂?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礼和仪的问题,我遇到的同志经常犯两个常识性的错误:是谁先打谁先挂,这是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常识性错误是什么呢?对方挂,这个没有操作性。你想想我在人民大学,我人民大学规定打电话对方挂,你清华大学也规定打电话对方挂,人大和清华两家通话将出现何种状态?两边都不挂,死扛,大说其废话。那么到底应该谁先挂呢?
交际礼仪有游戏规则,地位高者先挂。
我在单位里上班,我不管我的上司是男士还是女士,是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是我的学生还是我的同事,在职业道德中,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所以游戏规则是:上司先挂。我是一个北京市教育局教委的工作人员,我和国家教育部通话,我不用考虑教育部的那个人是部长还是科员,他是上级机关,上级机关的人先挂。现在我们国家和政府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那么群众给我们政府的公务员打电话,不讨论,群众先挂。现在在商务交往中讲客户是上帝,不讨论,服务行业及其企事业单位和客户通话,客户先挂。我经常跟别人开玩笑说:“金老师我怕老婆,一般和老婆打电话都是老婆先挂,否则怎么能够证明她是我家老大。”地位高者先挂!我讲的礼和仪就是,你要尊重别人,你就得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否则你说什么叫尊重,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
如果要让我讲礼仪,我喜欢从三个角度来讲,第一个角度是什么呢?礼是交往的艺术。
因为我们现代社会发达,生产力发达,交际圈扩大,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使我们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那么我们交际圈子扩大以后,拿自己跟自己村的人打交道的游戏规则可能就没有用。比如国家人事部所颁布《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第八条最后一句话四个字——讲普通话。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国家法律规定要推广的,讲普通话有助于全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你讲方言土语有时候听不懂,比如开个玩笑:
我上大学的时候,七、八个人住一个宿舍,大学开学头一天,七个人准时报道,第八个是从四川来的,来晚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夜班车,早班车,他来晚了。好不容易我们睡着了,学校怕我们淘气,把闸给拉了。拉了闸之后,大概凌晨两、三点,这个四川兄弟进来了,好不容易找到门,开灯,灯不亮,学校拉闸了。他自己就嘟嘟,讲了四川话:“老子床在哪里?老子床在哪里?”他乱摸,把我们摸醒了,还当我们老子,我们就不高兴,我们在黑暗中窥视他。不吭气。他后来急了:“龟儿子,你们说话呀!”结果“龟儿子”就联合起来把“老子”给打了一顿。当然年轻人也淘,也不是真打他,反正挺不高兴了,就是骂骂咧咧地给了他几下。时间长了才知道他有点冤,因为四川话当地方言土语里什么“老子”、“龟儿子”,跟北京话什么哥们儿、兄弟姐妹什么的差不多,没有什么装你大人,装你长辈的意思,也没有把你当晚辈贬低或讽刺的意思。
这实际上就是没有有效沟通的结果。现代人交际圈大了,有时候不讲交往的艺术会很麻烦。
比如问你一个问题,倘若你们想向金教授要张名片,怎么要比较方便?
有一天,我在一个地方,一个同志过来了,“金教授你有片子吗?”倒挺直奔主题,但说实话,他是不是有点糙?现代人要讲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