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政
从二环里整体搬迁至南四环花乡的三甲医院——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实现竣工,并验收合格。市住建委昨日披露,竣工验收标志着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目前天坛医院新院已启动试运行。下一步,有关各方将继续做好新院试运行的工程保障工作。
床位增加至1650张
作为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新天坛医院投入使用后将带动首都优质医疗资源从核心城区疏解,成为丰台区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天坛医院新院建在丰台区花乡桥东北角,将为北京南部地区居民的就医带来更多便利。市住建委网站信息显示,北咨公司与天坛医院日前已经共同组织召开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大会,对工程实体和工程资料进行了全面验收。相关负责人披露,工程质量经代建、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共同验收,通过了专家评审,符合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求,验收合格。
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一标段是医院的最主要部分,承建方中建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部分主要包括专科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综合门诊楼、急诊抢救楼、感染疾病科楼、康复医学楼等10个建筑单体。
这些建筑的总建筑面积达26.7931万平方米,是原天坛医院建筑总面积的3倍,床位增加至1650张,预计单日门诊和急诊量可提升30%,从而缓解挂号难问题。据透露,天坛医院新院的病房条件也会明显改善,将从现在的8人间为主改为两人间为主,每个病房配备单独卫生间。
医院搬迁将无缝衔接
天坛医院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搬迁新院区后,脑科学的救治条件和救治水平将达国际一流。新院区还将进一步向综合医院倾斜,陆续开设风湿免疫、心脏外科、美容科、辅助生殖学科、康复学科等跟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天坛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搬迁会无缝衔接,不会影响任何医疗活动的进行。
新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体量大、专业众多,对于各个医疗专业场景的深化设计、信息管理、预算统计、模拟运行、检查验收等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天坛医院迁建项目全寿命周期都会使用BIM技术,也就是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该技术以工程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模拟建筑物真实信息,以物联网技术实现工程管理、工程监理、设备管理和物业管理等全寿命周期应用。中建一局施工负责人介绍,建设过程中,BIM技术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报告,确保提前修正。比如,通过定期开展碰撞检查,及时解决水、电、气、热不同专业的管线碰撞和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避免工程返工造成的损失。后期如果有设备运行不正常或超出使用年限,都能通过BIM模型自动预警提醒。
屋顶一年可发电63.93万度
为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新天坛医院充分利用屋顶空余空间安装光伏电站,年平均可以发电63.93万度,平均每年节省255.72吨标准煤的能耗,相应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新天坛医院地下二层设计了冰蓄冷池,通过夜间电力蓄冰、日间融冰来提供夏季空调的冷源,大大节约了电能。医院室内空间采用灵活隔断,便于拆改,不仅减少了二次装修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更减小了对患者就诊的影响。
此外,新天坛医院在小市政雨水管网末端绿地下方设置了PP模块雨水调蓄水池,PP模块兼具硬化与储水功能,整个医院就像一个“小型水库”,减少了对大市政管网排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