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是学心理学的。
“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这,必定是每一个心理学人在自我介绍后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从定义上看,心理学是“关于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心理学与生活》),但对于特定的行为和心理,由于变量太多或者学科阶段性发展水平所限,还不能精确到这个程度。这就好像你拿着一个硬币去让物理学家预测抛出之后哪个面朝上,理论上,知道所有条件后是可以计算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几乎不可能。每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也会受到先天的生物基础和后天社会经验的影响。
既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学研究也总是利用统计学上的显著来验证理论,那么怎样保证它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呢?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绕过它来思考。
牛顿第一定律说——“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物体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虽然真实情况中“没有外力”的条件无法实现,我们不能直接证明定律的正确性,但是通过间接的实验依然可以逼近理想状态,所以在经典力学框架下它的正确性不容置疑。同样的,心理学实验中做不出100%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它不适用于所有人,而只不过因为条件所限,难易完美控制所有无关变量。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你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生活中,常听人们说“自己最了解自己”,是这样吗?其实,人们不也还常说“旁观者清”嘛?几乎任何一句名言,都可以找到另一句观点与之相反的驳斥。所以,名言警句不足为信。
那么,自己要不要信自己?
现代心理学研究不断在表明一个事实: 我们,真的不了解自己。我们以为忘掉痛苦经历就可以感受不到痛苦,但对短时记忆障碍患者的研究却发现,想不起痛苦的原因反倒让他们更难过;我们以为清闲的无所事事的白日梦生活很美好,但其实忙碌,哪怕是瞎忙活,也可以提高幸福感。
这本书里充满了这样的悖论,你看完后也许会惊讶: 原来自己太不了解自己了!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你们以为他们更知道你在想什么。
“自己”,永远是每个人最关心的话题,很多人每天都会关注星座运程,或者试图通过血型、性格色彩、手相等去了解自己。这些方法方便在似乎可以只用少量的信息摄入代替辛苦的长期探索。——你看,一个人琢磨琢磨星座便可以把对方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对对九型人格就知道ta的性格命门,省去了多少交往的时间和金钱!
就冲这,人们都愿意相信那些看上去实用、实则牵强附会的推断和结论。书店的“心理类”书架上,摆的都是读心术之类的东西;网络上搜索“心理”两个字,被关注最多的是“心理咨询师”;电视上频频露脸的“心理专家”甚至看不出是学过心理学的,哪怕是自学。他们的说辞往往能够让人的窥探欲很方便地得到满足,于是本来就懒得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大脑,乐得其所。这一类大师不需要任何研究支持,只要一个权威的、能言善辩的形象,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其实,他们知道的根本不是你在想什么,而仅仅是利用了你思维的弱点。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我一直没有大声说。
弗洛伊德的盛名,对于心理学来说不知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他让更多人知道心理学,同时又遮住了很多人的眼睛,让人以为精神分析那一套便是心理学。其实,弗公在心理学上的贡献远比他对大众文化的贡献小得多。
更让心理学人无奈的还是媒体上那些根本不是心理学、却自称“心理学”的东西。这些没有根据的说法、杜撰的格言、折翼体的小感悟,动辄吸引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相反,真正的心理学家却很少发话,因为他们不愿意随便评论非自己研究领域的内容,即便偶尔张个口,也总是小心翼翼说话,不走惊悚路线,也很难引起网友的“激情分享”。
心理学本身就很有趣,一点儿不缺乏吸引人的东西。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理解世界的智慧结晶不该只是少数心理学人的乐趣,应该和更多人分享。这是多么大的一件遗憾!所以,果壳心事鉴定组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所在——让心理学研究走出实验室和学术期刊,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让彼此多一份理解。
我想这也是很多心理学人的共识,所以心事鉴定组主题站很快得到了很多院校心理系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也吸引来一批热心传播心理学的朋友,与我一道建立了这个营地,并通过真诚和努力将之经营得有声有色,影响力渐远。他们有的成了本书的作者,有的是心事鉴定组的译者,有的作品还没来得及被收录但暗暗努力着,有的在一边摇旗呐喊加油助威。
假以时日,我们相信这种观念和坚持一定能改变许多人片面的认知,也让他们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更深的理解。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是大家共同完成的第一本书,很多作者都是第一次写作科普文章,我也是第一次当上真正意义的编辑。几个月前刚得知要出书的消息,很意外和忐忑,现在看最初的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还不太成形。——但转念想想,市面上伪心理学正大行其道,就觉得心理学人该做点什么,则舍我其谁?在同时追求科学和有趣的道路上,必须保持一种平衡,所以很难做到学术期刊一样的严谨,虽严谨仍是我们一贯的态度,书中很多小的细节,都经过反复的争辩和商榷。当你看到任何不妥之处,请不必包涵,及时联系指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