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快板大王高凤山,是曲艺界和观众朋友非常喜爱的一位长者。当年,我师父高英培在北京宣武区前孙公园的一家纸铺当学徒,特别喜欢听相声。每天晚上都去天桥听,回来晚了进不了门还要跳墙。掌柜的一开始怀疑他学坏了,就让账房跟着他,这才发现他原来是听相声去了。账房先生回来跟大家一说,众人哈哈大笑。高凤山先生当时就住在隔壁,听说了此事后就来问我师父:“你想学说相声吗?”我师父说:“太想了!”于是经高凤山先生介绍,我师父走上了艺术之路。
我师父从小丧父,所以对高凤山先生就像对父亲一样尊敬和孝顺,一年三节都要到高凤山先生家里去探望,当然我也要去了,所以我跟高老先生的关系也非常近。高先生在圈内人称“少高二爷”,我师父管他叫二叔。我就得叫二爷了。
高凤山先生教学非常严格,徒弟、徒孙来到家里都要说上一段,然后他会给你归置归置、掰扯掰扯,告诉你这儿不行,那儿还有欠缺。确实,老人家在快板书、相声这两门艺术上绝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圈里人十分尊敬他。他曾经当过北京曲艺团的团长,20世纪50年代初,侯宝林先生跟他一起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为相声
的进步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有时候我们去探望高老先生,也会留在高家吃饭,每次掌勺的都是高老先生的夫人高二奶奶。二奶奶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但人非常好。她长得很瘦,个儿不太高,是一个豁达、活泼、快乐的好老太太。
我隔三差五去一趟高家,高老爷子又特别喜欢我,每次去免不了留我:“别走,就这儿吃吧。”我最喜欢吃高家的一道菜,其实是老北京的一道很俗的菜。是什么呢?炒麻豆腐。您可别小瞧这炒麻豆腐,它也有历史,据说全国各地就咱们北京人吃麻豆腐,因为麻豆腐有一股子怪味,尤其发酵以后酸酸的,外地人不那么能接受。老北京人都知道,实际上豆汁去了水就是麻豆腐。
高家的麻豆腐,可不是高凤山先生炒,全是这位二奶奶掌勺。每次我去,专门爱吃她炒的麻豆腐。吃了几回以后我就问:“二奶奶,您这个麻豆腐这么好吃,怎么炒的呀?”二奶奶笑道:“小子,吃这玩意儿上瘾,你吃馋了!”我说:“我就是爱吃您炒的麻豆腐,别人炒的我可不馋。”二奶奶就说:“你再来,别尽光跟你爷爷那儿聊天,你看看我怎么炒,我教给你,回家也给你媳妇炒一个怎么样?”我说:“行嘞,二奶奶!明儿您就教我炒麻豆腐。”第二天我去了,老太太就说:“今儿你来得正好,街坊六婶儿说了,今儿个羊市口那儿来麻豆腐了,我买去。”我说:“我跟您去。”“行,我顺便一路告诉你麻豆腐里都搁什么。”
于是我推出了老太太的坐骑——一辆小三轮:“二奶奶,我蹬着,您上车吧!”走在街上我一看,老太太谁都认识,一路打着招呼到了羊市口。我们在羊肉床子那儿买回了一块儿羊尾巴油,又在菜场买了雪里蕻、青豆嘴儿、青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