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生活 > 民大往事——来自民间的声音TXT下载

民大往事——来自民间的声音

作者:黄德仁(现代)
栏目:科普.生活
类别:现代
大小:287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南湖畔春夏秋冬


◎ 蔡博


中南民大六十年,我只与她共度,四个春夏秋冬。
二○○四年,入学的那个秋天,我第一次离家,住进南湖畔边的宿舍,11栋209室。同一个寝室的陆敏,从广西来,已经在学校里读了一年预科。他生得一副典型的南方面孔,眉骨很高,双眼深邃,是我们寝室的大哥。二哥熊虎呢,人如其名,高高壮壮,虎背熊腰。他算我半个老乡,也是湖北人,家在鄂州,我们的感情也是最亲。还有吕焘,一个外表憨憨胖胖,但内心极细的山东汉子。隔壁几间寝室,也住着我们经济学院的同学,有重情重义的涛哥、有小帅哥周珅、也有歌神海舰……据说经济学院是大院,人也多、势也众,因此只要学校有比赛,不管是新生杯还是南湖杯,总能捧回一个名次来。可以跟我们在场上狭道相逢的,大概除了管理学院,就是文学院了。
当时的文学院,是学校的一个传奇。中文系、新闻系、广告系、还有尚未独立门户的美术系,有太多的才子、才女,皆出于此。他们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南湖文脉,薪火相传。据说,曾经学校论坛上,有“三驾马车”之称的朝北、之南和中南偏北,就都是文学院来的。立志要“做中南民大最好的报纸”的《文学院报》,亦是学校里的一段佳话。
其实,我们寝室对面住着的,就是同一级入学的文学院学生。后来相识,并共事多年的张栋、李其文、吴斐然他们,就住对屋。先是邻居,后成同事,全因为我们都加入了《大学四年》杂志社。说起这份杂志,于我还真有些缘分。《大学四年》正是我们入学的那个秋天发刊的。当时的社长是张丽娜,总编好像是一位姓蓝的女生,名字不复记得了。杂志社里有许多热情、无私的前辈,像吴俊、樊潇、秦明明……还有好多如我一样慕名加入的新人。一路走来,我竟也从一个小小的采编记者,变成了记者团长,变成了一任总编。但最当初,《大学四年》的一切,一如大学四年,对我们而言,都是崭新的,甚至比我们自己还要年轻,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我们为每一期杂志选题、组稿、排版、印刷、发行,我们每一次的闲聊、争辩、和解……如今回想起来,或许都是这本杂志在带着大家往前走。我们编辑杂志,杂志也在塑造我们每一个人。
冬天常常是最忙碌的时候。岁末年初,万象更新,大家一边忙着《大学四年》的出刊,一边忙着各自的考试。这本杂志最开始是一学期做两本,后来增加了六月份的“毕业特刊”和九月份的“新生特刊”,一年要做六本。平日的杂志算上4个封面,一共有70个页面,特刊则是大约36个。一年到头,大家用365个日子来记忆,我们则是和500个版一起度过。也正因如此,学校大礼堂斜对面的小印刷厂里,总是挤满了杂志社的人,三三或两两、一届又一届;也许那里才是我们待得最多的地方,也是学到最多的地方。而在这里学到的,绝不仅是僵死的知识,更是活生生的经验与心得;在这里学到的,亦是如何与人相处,是如何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予以赋形、传而播之。
如果你见过春天里的民大,在春风柳絮里走过南湖的岸边,你会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时光。而在我的记忆中,中南民大电影社,就永远住在这春天里。
其实民大电影社,在我入学的时候是叫影评社的。那时社团里的前辈们,亦是校园里的另一段传奇。有个计算机学院的男生,叫胡科,他在我加入社团的时候,已经从社团“退休”了,但对我们每个社员仍然有如亲人。我还记得二年级的一天晚上,他带着我还有郭兴夏和李俊一起溜进他寝室,在他的电脑上,看了一整夜的电影。第二天我们走出寝室,天色甫亮,露水方歇,那样的一个清晨,或许真的不复再见了吧。还有文学院的高材生林望,据说每次考试他从来不用复习,却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而他还有一个习惯,每期都买两本《看电影》杂志,一本借人,一本私藏。经济学院的龚婕呢,则是一个可以把某些日本电影的台词和演员表,倒背如流的漂亮女生……
说到“影评社”改名为“电影社”,其实是李俊和郭兴夏的提议。他们觉得,社团不应该只顾影评这一端,我们也可以拍起来。那时的我们,爱电影,真的意味着热爱电影的一切。于是我们三个人去找当时的社长刘柏因商量,就在第三食堂的二楼,刘柏因也跟我们同级、同心,就是这样,社团新生,重头再来。刘柏因做社长,李俊和郭兴夏主管拍摄部,冷娜、王韦玮和韩嘉睿主持放映部,我则打理评论部。名义上有分工,实际上是合作。这些人,到现在,已经变成我一生的朋友,无法抛弃,无可放弃。渐渐地,低年级的韦丹萍、李思睿、仇科成、周利军、武亮宇、张海立、法竞……也都一个个地加入进来;再后来,大家一个个地毕业,天各一方,却仍在以各自的方式,继续着当年在电影社结出的缘分、留下的梦想。
电影社举办的活动和放映的电影,遍布学校每一个角落,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观众、我们的伙伴。一二食堂之间、大购的天台、老大活的教室、新体育馆前的广场、南湖边的操场、现在的南书院以前的6号楼、学术报告厅、文学院1号楼3号楼、后来拔地而起的15号楼、还有大礼堂……电影社最风光的时候,曾经独立拍摄了好几部电影短片,举办了好几届“武汉高校独立短片节”,并与贾樟柯、李安等导演面对面互动……可以说,不只是民大人,武汉高校热爱电影的朋友,武汉媒体关注青年文化的记者、编辑,几乎都认识电影社的logo和那个身穿黑色背带裤叫作Kimewa的有趣的小家伙!当然,电影社也有寂寞的时候,比如在1号楼放映杨德昌导演的《一一》,影片放完,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剩下不到十个观众。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时的社团和那时我们对电影的热爱,恰如“电影社”这个名字一般,是那么纯粹;亦如电影社十周年活动的主题——梦与成长。回想起来,正是这样纯粹的梦与成长,在我们离开校园、告别南湖之后,给了我们每个人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力量!这种方向感和力量,是当我们面对今日社会种种不公与不安,当我们面对时代大势种种变动与彷徨时,最有价值的批判和最有可能的坚持。因为这种方向感和力量,正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来源于我们最贴身的经验和实践。
在民大,每一个夏天,总是来得很快。而我也是在夏天的南湖边,和大家一样,学会了人生最初的离别。想我寝室的兄弟们,想我杂志社的兄弟们,想我电影社的兄弟们……每年夏天,当我满脸通红地在路边喝酒吃肉,将醉未醉时,我都会想起你们和我自己来。或许是曾经的某个傍晚,也是一起坐在饭桌上,我们说起这所大学,说起大学四年,说起未来,意气风发。或许这所学校不能提供最优等的资源,但我们毕竟明白了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或许这四年有太多遗憾和不满足,但我们毕竟懂得了我们最想做的是什么;或许未来,前路漫漫,我们不会都成为学者、艺术家、发明家、企业家,也不会每一个人都有房、有车、有存款,但我们毕竟学会了如何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脚踏实地,默默贡献。南湖畔,春夏秋冬又一春,我们只共度四年,但这四年,却有永恒。
(作者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04级校友,现于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民大往事——来自民间的声音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