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五脏,北京有九个城门。北京城和人体养生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认为,北京的九个城门恰好对应着人体五脏的功能。那么心和前门是什么关系,肾和安定门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经常会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哪怕懂北京城也可能懂我们中国的养生之道。比如说过去大家都听说过有一个九门提督鳌拜(鳌拜的图片),实际上就是指的是原先主管北京九个城门的这么一个官员。那么关于北京的九个城门是怎么样设计的呢?
北京的九门分布如下:北方,德胜门、安定门;南方宣武门、崇文门,正南为正阳门,也叫前门;西方为西直门、阜成门;东方为东直门、朝阳门。除南方只有一个门之外,其余三个方向都是两个门。
前门过去只允许走一种车,也就是龙车,就是说皇帝每次出去祭拜天坛的时候,才可以出入这的这个车,那么在中医之学里边呢,它是怎么认为呢?就是南方为心,主散。所以在过去来讲,在传统社会当中,就认为天下就只有皇帝是散得起的,所以只有他可以出入南门。那么在正阳门的旁边呢,左边是崇文门,这个崇文门它代表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名字叫崇文门?实际上在过去它只走一种车,叫做酒车。那酒在传统文化当中相当于生发,那么在医学上讲呢。实际上它涉及到我们人体一个肝的概念,就是肝是主生发之气的。那么崇文门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文官走的路,是走文化的。
那么在正阳门的西侧呢,还有一个门,叫什么呢?叫宣武门,宣武门它所守的气是肃杀之气。所以宣武门在旧社会只允许走刑车,所以我们在中国文化文化当中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秋后问斩,就是到秋的时候才可以杀人。就是说在天地之气里边走到秋天的时候,才有这种肃杀之气。身体里的一个概念就是:肺气,肺气主肃降,一身之气。
前门与心、崇文门与肝、宣武门与肺都有对应的关系,在北京城的北边开了两个门,也就是德胜门和安定门,又跟我们人体有什么关系呢?
北方应该是在,在中医里是归属于肾。它的取相是取相于肾,那么肾主藏精。
“肾主藏精”,意思就是说肾的主要功能是收藏精,精是什么呢?精就相当于钱,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东西,一般不能轻易调用。
那么既然肾主藏精,应该是不开门的,那么恰恰在北京城的北边开了两个门,一个是叫安定门,一个是叫做德胜门,这两个门它允许走的车是什么车呢,是军车。安定门是出征打仗,出兵的时候走的门,然后呢得胜,回朝的时候,就要走德胜门。就是说,假如我们肾精非常足的话,我们才可以安定,才能出去出兵打胜仗;然后呢,如果我们肾精特别足的话,我们才能够得胜。
?从医学上来讲呢,就是说我们的那个,就是肾精这个地方虽然是不可以轻易开泄,但是呢,有出就一定要有进。所以也是我们中医里边经常我们会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补肾的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我泄掉多少,我一定要补回去多少。
那么另外几个门呢,比如朝阳门在过去只许走粮食,因为粮食也主东方,也主升发,然后呢,东直门专门走木材的车,运木材的车。像西直门呢,是专门运水的,和阜城门是专门运煤的,它走的是在五行里,西边为金,东方为木。
中医讲“保命先保胃”,脾胃就像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如果母亲生病,全家难受。比如痤疮,在中医看来就和胃有直接的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呢,生座疮的小孩子往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酷爱冷饮。还有一点呢,就是有可能会情致压抑,很郁闷。
由于酷爱冷饮和情致压抑,就造成了胃的伤害。那么冷进就会形成胃寒,在我们人体当中形成胃寒。但是大家记住,人体是有自保功能的。就是里边老有冷饮,老有寒结在里边的话,那么你这个胃火就会越来越往上攻,攻的最后长到,攻到脸上就是座疮。额头、脸部,就是座疮。所以治座疮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治座疮就要想一个问题:你是帮助胃火呢,你是帮助胃寒?那么一定是帮助胃火,把这个寒全都破掉。
北京的九个门对应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功能,人体的五脏也对应不同的方位和功能。那么人体的中央是哪里,有什么功能呢?
那么中央呢,中央是什么呢?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医所讲的脾胃:这个脾胃你要运化,所以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每天都要去运化。可能北京城老这么堵车啊,所以我们的运化通途啊,都已经被堵塞了。这是就会影响到我们一些东西。那么刚才大家听完这些,觉得蛮有趣。感情懂了北京城也能懂得养生之道。比如说,北方不要过分地开泄呢,然后呢,东方肝气一定要升发,不可以压抑肝气。西方一定要保持一个肃降的,就是肺气一定要保持一个肃降的状态。中央脾土呢,脾胃一定要保持一个运化的状态。所以在中国养生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一定要顺其自然。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劳)医生开药方。
在夏天来讲,夏天我们阳气,用中医学来解释,就是阳气全部浮落于身体四肢。那么呢,实际上在我们的(体内)形成一个寒湿的格局,说句大白话就是说,在到了夏天的时候,我们的五脏六腑是最空虚的。所以夏天吃东西一定要非常地慎重,比如说喝冷饮就不是很适合的,恰其因为里边是寒湿的格局,所以夏天的时候我们要吃些什么呢?姜类的,一些很温性的东西。
《本草纲目》中说到:姜,性温,味辛。中医讲究均衡,体内寒湿就要用温性的食物去补。螃蟹性寒,所以吃的时候要放姜末。
周代的时候,关于养生,他那个时候最推崇医生是食医,就是通过食疗的方法,来给他(皇帝)制作一些食物。然后呢,来养生。那么在夏天,他就非常强调吃一些羹,就是羹剂的东西。而那些羹实际上,实际上都是以一些温热的,而且要把菜剁得很碎。以利于夏天的消化和吸收。夏天是我们吸收能力最弱的时候,所以中国文化也是讲究夏天不进补。因为补品全部都是有滋润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