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系列一——小米
为什么把小米作为第一个哪,因为党教育我们,我们是靠小米加步枪取得胜利的。再它养育中华文明,为了纪念故首发。
小米,书面的说法叫粟,古代也称禾(可不只是稻谷,我们长说的拔禾助长是指小米)属于长说的五谷(粟、麦、稻、黍、菽)之一。小米最大特点就是耐旱,耐贫瘠的土地。最早几乎裸奔的半坡新石器时代就有它的发现。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典型的旱农耕作文化也就是小米、糜子文化。女人掌权原始社会,人们没有什么水利设施去伺候小麦等作物(再个中国没有发现小麦在那时被栽培证据,广泛说法中国小麦是从西亚传过来的)。小米祖宗是谁,大家可以去野地去看下去,狗尾巴草那就是小米祖宗,小米就是从狗尾巴草驯化过来的。那时候纣王和妲己也吃的小米(当然肉食居多,否则怎么有酒肉成林),一直到春秋战国时候小米都是首要的粮食作物,汉书中提到董仲舒说上说:“《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参见汉书卷24食货志)。小米可见被放到重要地位里。直到隋唐水利设施发展才使水稻,小麦发展起来,但是小米仍是北方人主要口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时代,小米更是大放光彩,“小米加步枪”不单是生活加战争,更成一种意识。到了建国初期人们工资都要折换成小米计算,几级职位折换成多少斤小米。
大家看看这一份小米工资单:字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周扬、副主任陈微明)下发了“北平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工警薪给暂行标准(草案)”,对于薪给数额(为每月多少斤小米)作出规定:
大学校长:月薪小米1300斤至1500斤;专科学校校长或独立学院院长:月薪小米1000斤至1300斤;教授、副教授:月薪小米800至1300斤;讲师、教员、助教,月薪小米400至850斤;职员:月薪小米250至750斤,工警180至450斤,学徒工120至180斤。
注:每斤小米约合今人民币1元5角左右。此单见于华夏出版社《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直到1953年普遍实行工资制后才废除。
到了六七年代以后,由于水利建设大量兴起,小米在北方已经很少种植了。没有去壳的小米往往作为家禽的饲料使用,它的地位也就大大下降了。它只是作为调剂伙食的一种方式,现在是品而不是食了,一小碗熬到火候的小米粥(什么也不放),加上几碟小菜,一小口一小口,一股清香,别有一番风味。(现在大饭店小米粥贵的吓人啊。另外小米可以用来酿酒。(酒我会在另外一章表述)
五谷杂粮系列二——稻
民以食为天,问什么吃的最重要,当然是稻米。
世界上公认稻米的原产地是那里,就是中国。最早稻米遗址见于浙江河姆渡遗址(参见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稻作学〉)已经有7千多年历史,主要发现遗址还是分布在南方,北方虽然也有发现,但没有连续性(主要和气候有关,7000年前北方气候比较湿润温暖,从半坡遗址可以发现那时一些只有在温暖、湿润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后来气候变的干燥,寒冷当然不行了)。可以说魏晋南北朝以前是栗文化(因为以前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经济中心南移,和北方人口大量拥如。也就水稻取代其它农作物成为老大。唐朝韩愈说过,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没有江南稻米,唐王朝就活不下去。安史之乱唐王朝之所以能存货下去,就是因为它的生命线,江南税赋没被切断。唐王朝晚期由于庞勋、黄巢起义折腾的江南民不聊声,切断了它的大动脉。加速了他的灭亡。甚至民间也有也,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既然稻米关系到民之生存,那么稻米就关系到唐以后国家细细相关,唐朝长安,北宋汴梁,明清朝北京,乃至中原都要从南方输入大量稻米,如果没有粮食怎么半,从历史没有粮食时候看一下吧。拉近一点,明朝的崇祯五年,淮、扬诸府饥,流殍载道。六年,陕西、山西大饥。淮、扬洊饥,有夫妻雉经于树及投河者。盐城教官王明佐自上吊在官署。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太原大饥,人相食。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陕西、江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卢氏、嵩、伊阳三县尤甚。十三年,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十四年,南畿饥。金坛民于延庆寺近山见人云,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如言取之,淘磨为粉粥而食,取者日众。又长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类茯苓。又石子涧土黄赤,状如猪肝,俗呼“观音粉”,食之多腹痛陨坠,卒枕藉以死。是岁,畿南、山东洊饥。德州斗米千钱,父子相食,行人断绝。大盗滋矣(明史五行志)
“母烹其女者”,母亲吃自己女儿,“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南畿、金坛是南京吧,算是鱼米之乡,它都不保,人民靠吃观音土为生,明朝灭亡,稻米也算一条吧。
因此粮食生产和调度是历代重之重首要问题。说到这,我说一下稻米两大类型,一个是籼米和梗米,籼米以泰国香米为代表,米粒较长,煮饭粘性较弱,膨胀性大。主要生长在湿润温度较高地区,梗米短而厚,煮饭粘性较大,膨胀性小,主要在太湖和淮河以北流域。对于个人有各个爱好,我不做评价。还有一种分法,糯米和非糯米(顺便说一句,糯米在鬼片里往往可以克制僵尸,游戏仙剑奇侠传中就可以解尸毒),这个区别我就不说了,哈哈。糯米只适合偶尔吃一下,太粘了不太好消化)。
米刚收上来,不能直接吃的(灾荒年除外),得要去谷壳,去皮层(糠壳)。也就是大家长说的春米,说起来春米我想来鲁迅〈阿q正传〉,阿q春米时候对吴妈所说那句经典台词,“我想和你困觉”。不过现在机器碾的大米,遍数太多,米的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都被破坏了。所以现在提醒大家要多吃粗粮。现在还出现一种涂层大米,也就是给外表涂上葡萄糖液和植物油,以增加光泽,看起来很好看。但更要注意的好多商人用的矿物油而不只是植物油,矿物油有毒啊。
五谷杂粮系列三——黍
黍,也就是北方人糜子,可能有些南方人没有见过,但要问陕北人,那基本都知道,因为有个特色食品,糜子面糕。祝贺敬之的〈回延安〉曾经提到糜子面糕,这首诗歌还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糜子在中国种植历史也很悠久,有近六千年种植历史,在汉代以前,地位仅次于小米,排在小麦之上。还是和小米同原因,好伺候。喜高温,耐旱。
黍的名字,古名至今仍在使用。黍一般按糯与非糯为两种,其粘的称为黍子或粘糜子,不粘的称为糜子,籽粒去皮后叫黄米或者黄糜子。
以前北方没有糯米,吃粘食物就吃粘糜子。过去北方人年糕就是用粘糜子做的。陕北糜子面糕就很好吃,可以象糯米年糕一样炸着吃,也可以不炸,蘸糖吃。再还有过去北方黄酒有很大部分就是用糯糜子做的。估计李白就好这一口,过去酒可都是低度酒,也就是现在常见黄酒,稠酒。滤去酒渣倒在碗里大口大口喝。记得以前有人发贴子,说某某谁喝酒能喝几斗。那可不是白酒。如是白酒那就呜呼哀哉了。用糯糜子做成黄酒往往皇家也独有情中。这里提一下下李约瑟,他凭毕生之力写了中国科技史,就有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他理解典籍有误,认为中国晋代就有了白酒(蒸馏酒)了,其实公认白酒发明是在元代。
说到黍想起来一个笑话,黍是中国北方一般的谷类,南宋大经学家、理学家朱熹是今天江西的婺源人,他给诗经《王风~黍离》中对“黍”作的注曰:“黍,谷名,苗似芦,高丈余,穗黑色,实圆重。”我的天啊,那可是高粱啊。糜子可没有丈把高。朱大学者他是南方人,不认识北方作物。正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白痴。朱熹是中国最祸害人们思想的人物。表面仁义廉耻实际上是男盗女娼,娶了好多老婆。
五谷杂粮系列四——高粱
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姜文一泡好尿成就一坛好高粱酒,看过老谋子的红高粱对此记忆犹深。现在我们就说下这个高粱。
高粱被中国的人工种植历史不算很悠久,现有考古发掘实物证据最早西周。最早见书本是公元3世纪处东汉末年的博物志,它纪录高粱古名,蜀黍。高粱广泛普及和使用是明朝以后,很重要一条用它可以酿酒。
长城以北的人多用高粱碾成米,用来煮饭或熬粥,而长城以南的人大多把他磨成面粉用来做面条,馒头,糕。由于高粱含有单宁,含量高的口感有些涩味,所以用做面食人不是很多了。现在一些改良的高粱米在东北有一定销量,但是价格不便宜。
高粱还有一种甜高粱,杆里含糖可以达到10%,可以榨糖。北方有的地方把它当作甘蔗吃。我们陕西把这种高粱叫涛数(就是这个音,但文字如何写我没有查到)。不知道诸位是否吃过甜高粱,小时候我们那街上就有,5分一大根,嘎吱嘎吱可以嚼老半天。
高粱重要一个用处,大家可能都知道,做扫吧,大家都用过。
现在给大家说高粱两个重大用处酿酒和做醋.山西有名汾酒和老陈醋就是用高粱酿造,国酒茅台也用到了高粱,五粮液更不要说。东北汉子就喜欢喝高粱酒,度数大够劲。至于酿酒和作醋过程,我不太清楚,一知半解一点。就算都知道说也有泄露厂家之秘密之嫌。顺便提一句有一种糖叫高粱饴,用高粱做的,大家可能都吃过。
五谷杂粮系列五——玉米
玉米祖先在美洲,1492哥伦布从古巴带回玉米,这种当时这种很稀奇的植物。中国本不产此物,某些电视剧让唐代,宋代人家院子里挂上玉米棒子,那是胡扯。玉米据说是1512年传入中国。(我在后面会专门讲述)。有一种推断说是,中国最早发现了美洲,证据就古代史书中记载扶桑国,扶桑就是玉米。现在我把记述扶桑国纪录附上:
梁书卷54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有赦则赦南狱,不赦北狱。在北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生女九岁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
我不知道专家是怎么推断的,”扶桑叶似桐”,玉米叶和桐叶有什么相同之处,我不得而知。说它初生如笋倒有一定道理。但以次认为扶桑就是玉米,有些专家未免有些武断。有人认为扶桑国就是日本,(后来很多时候以扶桑指代日本)但是日本也没有两万余里,唐代日本派遣遣唐使,坐船走南线,快着三日可达中国。两万余里,这么远就有人认为是美洲。还有的人郑和下西洋到达美洲,这更叫人匪夷所思。我自我认为这不大可能是美洲,首先扶桑这种植物不可能是玉米,再个当时美洲没有成熟文字体系,印第安人没有文字,玛雅人的文字是天书没几个人懂。
哥伦布把玉米带回西班牙,西班牙把玉米带到全世界。西班牙占据吕宋(菲律宾),很可能玉米从吕宋(伴随而来的还有梅毒,围城里方鸿渐曾经为此做报告)。资料里说中国最早对玉米记述是嘉靖39年(1552年)《平凉县志》里,当时叫它番麦(和西红柿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甚罕,说明当时种植人很少。因为是新引进品种,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推广就有一个新名字,除了番麦、玉蜀黍、西天麦(好笑,象是唐僧带过来一样),还有包谷、苞谷、六谷、腰芦等名字,(至于其它叫发大家可以贡献几个)。当时引进来是多用来做副食品。后来由于它适应性强,且容易栽培,春玉米又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早,易于填补青黄不接时候空白,因此很快成为山区地区农民的口粮,后来逐渐扩散到平原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玉米栽培大为发展,超过栗成为第三大粮食作物,前两位稻、麦。
玉米现在多作为饲料使用,当然也开发甜玉米等新品种食用玉米。请问世界上玉米吃法对多地方是在那里,是在墨西哥(不愧为玉米的故乡)。玉米还有重要一条做爆米花,三十年代的美国就是爆米花加电影的时代,看电影吃爆米花是当时一种时尚。
当然玉米也可以酿酒,山区很多地方就以玉米酿酒。湖北西部有些地方玉米酒就很不错。
上面有的人提到吃玉米面的时代,那个时代谁没吃过玉米面,那时候有的地方是60%粗粮,40%杂粮。玉米在那个时代人已留下深刻影响。
说玉米面,我给大家提一下窝窝头,窝窝头也称窝头,是过去劳动人民的主食品种,用玉米面加少量“起子”(即小苏打)或食碱蒸成,因底部有凹窝得名。加枣儿蒸制叫枣窝头,调入红糖的称糖窝头,加入葱和盐的称咸窝头。过去一般百姓只有年节待客或收获小麦季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平常都得吃窝头。当然现在有些人为了调换口味,偶尔也吃些窝头,现在超市也卖玉米窝头,严格来说不叫窝头,因为它没有窝,它加入麦面吃起来就没有那么粗糙。过去窝头可是比较粗糙,是越嚼越多让人难以下咽。
老舍先生就是吃窝头长大,所以他的作品就贴近民众,相比而下徐志摩、林语堂、胡适等就多了好多庸俗气。老舍先生就不说什么,轻轻我走了...,这些脂粉气语言,他带给我们平淡、现实、生活。爱情是什么,爱情虽然是风花雪月浪漫无边,但朴素真实的爱才是长久。对,柴米油盐就是爱情的一部分。当代年轻人太现代化,走向爱情容易,走向生活却不很困难。记住要爱情长久,首先就要学会生活柴米油盐。
玉米面煎饼卷大葱这句话大家比较熟悉吧,是山东中主食品之一。一般用玉米面或杂合面,调稀糊摊烙而成。其薄如纸,食时卷葱酱,香甜可口。有时煎饼直径可有一尺来宽。清初的蒲松龄对此还作过考证:“煎饼则合米为之,齐人代以面食,岂非自古至今,惟齐有之欤?”这足以说明煎饼在山东人民日常饮食中的地位。不过卷大葱有的人不习惯吧,大葱以面酱相配,入肚后一股辣劲直上鼻子,耳朵,眼睛,不长吃的人,此时会眼泪,鼻涕一块涌出,喉咙,胃里就如炭烧火烤。呵呵,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打虎的武松虽然在河北清河打的老虎,但是武松故事却成熟在山东,武松故事促使山东快板这一曲艺的诞生。也许梁山好汉就如这大葱一样-辣的够劲61,62年粮食困难的时候,我们老家人用麸子(麦子磨面后剩下皮,现在一般用来喂猪)和萝卜在一起蒸窝头,由于没有黏性只得捏成一团一团的。就是这都是好东西,那时我们那里人什么吃了,树皮,草根,玉米叶...就差没吃人了。在那个时候奶奶总是把仅食物给爷爷,父亲,叔叔。自己靠树皮,草根过日子。爷爷和奶奶爱情,他们不会你爱我,我爱你语言。他们相濡以沫一辈子,互相关爱着对方,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