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思维
中印两国人的面部扮相也都各异。
印度人的脸部,会让人一看就有一种令人好奇的感觉,比如说,他们每个人的额头正中点着一个红点儿,脸颊上涂抹各种彩色图案,微笑时会露出棕黑色的牙齿。而中国人的容貌看上去没有什么令人好奇的地方,他们的面部表情平淡而无变化,给人的感觉是,好像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触动他们,这种脸孔后隐含着什么?我们无从了解,当然也就无从知道。
有一次,李同事带我去了上海。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令我惊讶。这座城市之巨大及其多样性和不同风格的建筑——不同街道上的或法国式、或意大利式或美国式的建筑——都令我感到震惊。
所到之处,随处可见数公里长的林荫大道、宽阔的马路、外滩、长廊柱式的商场。随处都可以感觉到大都市的气息,到处是车水马龙,随处可见奔跑的人力车、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和人流,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商店林立,甚至还可以看到酒吧。天气也比北京暖和多了,气候宜人,能令人感觉到潮湿的海洋气息。
有一次,我们路过一条日本街区,我看到了一座用厚重的柱子支撑的佛教寺庙。
“这座寺庙开门吗?”我问李同事。
“在这儿,在上海肯定是开门的!”李同事带着一种揶揄和轻蔑的语气回答说,听那口气,就好像上海似乎还是旧中国,不是百分之百的毛泽东的中国一样。
其实,佛教只是在公元一世纪才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在佛教传入中国五百年以前,这块土地上已经存在着两种精神流派、两种学说——孔教及道教。孔圣人诞生在耶稣之前,他生活于公元前560至公元前480年之间。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比孔子似乎年轻一些,对于这一点,很多历史学家意见也不太一致。甚至还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流传至今的《道德经》,只不过是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抄袭和编撰了一些警句箴言的手抄本而流传下来的一本书。
如果我们假设,老子确实曾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他可能比孔子年长,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流传至今的《道德经》应该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比老子年轻的孔子,就可能曾经拜访过老子这样的圣人并得到过他的教诲:“不要自负,不要渴望情欲,”这位长者说,“不要阿谀奉承,也不要有野心,这一切都会损害人,我忠告你。”
假设孔子比老子年长的话,那么他就会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弟子三种思想:第一:“既然不知道怎样为众生服务,怎么能知道如何敬佛呢?”第二:“如果以怨报德,怎会懂得积德行善呢?”第三:“连生的道理还不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呢?”
孔子和老子(如果他确实曾存在过的话)的思想都产生于周朝和春秋战国交汇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诸侯分割、互相血腥残杀的战乱时期,人们尽管可以暂时躲过被屠杀的厄运,但也无法躲过来自匈奴的威胁,更无法避免他们对前途的忧虑。他们曾问自己:怎样才能生存下去?中国式的思维,恰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所谓中国式的思维可能就是世界普遍认同的那种非常实用的哲学思想。印度式思维与中国式思维恰恰相反,印度式思维很少是那种超然存在式的思维,印度式思维试图努力让平民百姓了解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在遇到各种情况时,要学会忍受,不能有独立的思想或者独到的见解,因为,人类降生到这个残酷无情的世界上就是要忍受苦难。